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科普与美育同行”课程在红房子顺利进行
时间:2025-07-16 17:20:56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查看:60
 
  7月的天气逐渐进入高温状态,乐山市沙湾区红房子艺术基地的“科普与美育同行”公益艺术教育活动氛围就像这里的气温一样——日渐高涨,四川师范大学“三线建设研究”社会实践团队的志愿者师生冒着酷暑仍然战斗在第一线。
  书法课堂上,武子涵老师通过讲述文字发展史上的趣闻轶事,引导小学员们认识中国文字的来源,体会篆书的艺术魅力。即使是初学,教学的要求却丝毫没有降低,武老师强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每一笔画都要精益求精。”学员们短短几天的学习让大家看到了难以置信的成效。
书法课教学与学员作品
 剪纸课程中,朱思昱老师采用“手眼同步”教学法,逐一示范剪纸技法。朱老师表示:“这次剪纸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艺术创作能力,更是充分利用作品内容的选择去传播三线建设精神。”学员们通过自己实践,在朱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对剪纸技艺有了全新认识。
 剪纸课堂与学员作品 
  刀画课程采用油彩创新教学方式,取得丰硕成果。章佳怡老师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学员从基础的三原色认识到自己提笔作画,悉心指导学员们运用刮刀技法创作,铜河的美景、红房子的特色建筑等逐渐呈现在学员们的作品中。
 刀画课堂与学员作品
  版画课堂异彩纷呈,谭媛霞老师首先详细讲解了版画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随后亲手示范教学。学员们先在草稿纸上设计图案,再小心翼翼地用刻刀在橡皮章上雕刻。谭老师表示:“版画创作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能让他们体会到传统工艺的匠心精神。”
 版画课堂与学员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年青人,要把科研和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作为川师大影传学子,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是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三线建设研究团队”通过艺术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在艺术课程中传播三线建设精神,他们从小老师做起,无私奉献,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优秀接班人,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供稿 :邓钰庭
 摄影:吴帆
初审:张睿萱
 二审:肖卫东、郑轶
 终审:李绍军

编辑:影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