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携手郭沫若故居探索数字赋能文化传播 ——我院“传神有数”数字文化推广团三下乡首站启程
时间:2025-07-10 15:59:01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查看:174

传神有数数字文化推广团队在郭沫若纪念馆

      七月流火,暑意渐浓。202577日,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传神有数数字文化推广团队赴乐山市沙湾区,开启了以数字AI助力地方文化传播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征程,团队成员涵盖了2024级本科学生黄诗佳、高光俊、汪清、陈鑫雨、杨楠、张钰晞以及2023级研究生陈昱睿同学,在影视与传媒学院黄婷婷副教授、辅导员卿光林老师共同指导下,团队首站便与郭沫若故居纪念馆展开深度对接,快速进入实战工作状态。

      在郭沫若故居纪念馆,沙湾区旅游景区服务中心主任鲁明、副主任刘佩佳以及郭沫若纪念馆馆长张霖、副馆长杨思涯与团队师生开展了专题洽谈。会上,黄婷婷副教授介绍了该项目的主要目标,讲解了以数字AI技术为核心,开发专属智能系统及IP形象,助力地方文化的传播与活化的研究思路。“传神有数”小队负责人黄诗佳展示了本项目前期测试案例,并说明将通过设计独特的沫若IP形象,把沫若IP形象智能化,让沫若自己讲解自己的故事经历。让文化传播更接地气、更具活力。纪念馆负责人对项目理念表示认可,双方就数据支持、场景应用等具体问题展开探讨,并达成初步合作共识。


团队师生与郭沫若故居景区领导合影


传神有数小队与郭沫若纪念馆领导洽谈

        团队师生先后参观了郭沫若故居及纪念馆展厅。从少年求学的珍贵手稿到投身革命的历史影像,从文学创作的经典著作到文豪巨制的多元成果,队员们沿着时间脉络,深入了解了郭沫若作为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的多重身份与卓越成就。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认真记录关键信息,用镜头捕捉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场景与展品——无论是故居中古朴的书桌,还是展厅里还原的场景,都将成为后续智能系统开发与IP形象设计的重要素材,为技术赋能文化积累丰富的内容养分


团队在郭沫若故居调研


       

     首日实践虽短,却让传神有数小队明确了方向:既要用专业技术激活地方文化的生命力,也要让年轻的视角为传统传承注入新活力。接下来,小队将根据沙湾区文旅建设多需要与实地调研内容,稳步推进智能系统框架搭建与IP形象设计,让数字技术真正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文化与大众的传声筒

供稿:黄诗佳

初审:黄婷婷

二审:肖卫东

终审:李绍军

编辑:影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