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智能时代的困局 ——记影视与传媒学院开展狮山电影馆“技术.艺见”系列讲座(三)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1年6月18日
  查看:488
  来源:

2021年6月17日16:00—18:00,影视与传媒学院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综合实验楼701演播厅开展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诗学与文艺创作主体的人性消解”的人文讲座。此次讲座邀请到了中国赋学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朝谦教授作为主讲人,讲座由影视与传媒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马友平主持。2020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image001.jpg

刘朝谦教授

会议伊始,刘朝谦教授谈及2016年一次改写人类历史的惨烈“战争”——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战胜了中国首屈一指的围棋选手柯洁。以此为背景,刘朝谦聚焦讨论了人工智能正在对人类挑起的另一场战争:程序“小冰”的写诗。他从文学创作、文本解读、文字的接受与批评三个方面出发,对人工智能的崛起给世界人类文艺学领域所带来的重大影响进行了解读。

接着,刘朝谦教授讲到,人工智能软件的进化对诗歌创作主体带来的改变。在此之前,诗歌的写作围绕着人的活动展开,在诗歌活动的所有环节,人一直作为诗的主体,诗歌文本是人书写的产物,传统语境中的诗集是“人”的诗集。但是,“小冰写诗”程序的出现使得“写作”的主体不再是人,而是“小冰”这个特殊的人工智能软体,诗集中每一诗歌文本不再是由人创作出来的,而是人工智能工程师使用计算机算法计算和编码的结果。

image003.jpg

讲座现场

最后,刘朝谦教授呼吁大家正视人工智能对人类文化领域带来的影响。“小冰写诗”程序的出现是后人类时代向我们走来的第一缕足音,它一方面向旧的诗学警示危机的降临,另一方面,是在为后人类时代的新诗学——“人工智能诗学”铺垫下第一块基石。

image005.jpg

讲座海报

人类正在走向人工智能诗学时代,狭义诗学面临着被改写的命运。通过此次讲座,现场同学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文艺诗歌创作转向产生了新的认知和理解,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发展红利的同时,如何合理利用人工智能为人类文艺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是当下应当思考的问题。

 

供稿、摄影:吕腾

审核:班运翔 蒋汶倩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影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