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三名教师荣获科研“综合十佳” 影传学院科研工作上新台阶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0年1月2日
  查看:857
  来源:

      2019年12月31日,学校宣布了今年“科研十佳”名单。影视与传媒学院教师何武、谢婉若和陈小晓获得艺体、思政与课程教学论类科研 “综合十佳”,占该类十佳的近三分之一。

 aimage001.png

      此外,2019年,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级项目立项3项,省级项目立项4项,省哲社优秀成果奖3项,全院教师共发表C刊以上论文26项。所有项目都超过去年的成绩。

      今天取得的成果与影传学院建院以来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密不可分。

       首先是科研团队建设。建院之初,学院就筹备组织了七个科研团队,逐步建立起科研研讨机制。在此基础上,学院逐渐形成了由学术骨干带头的学术生产和创新群体,如谢建华、陈佑松、黄颖等老师形成的电影学创新群体;刘路、张骋、李弋、雷刚等为骨干的新媒体传播创新群体;肖卫东等老师为骨干的石雕艺术创新群体;何武、陈为龙、雷刚等为骨干的影视大数据创新研究群体;杨小锋、米斯茹等老师为骨干的播音主持研究群体;肖卫东、班运翔、唐晋、骆志伟、赖宇老师为骨干的民族民俗影像创作研究群体等。

      其次是学术研讨机制的建设和学术氛围的营造。几年时间里探索建立了狮山电影讲堂、影传名人讲堂、周末人文讲堂、道影•开放艺术沙龙四个系列学术讲座和学术沙龙,为学院培养起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孵化出一批批高级别的科研成果。保证每周平均有两到三场学术讲座或研讨活动。

      第三,以项目申报为指引,帮助教师规划自身的学术生涯。学院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动员教师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聘请了大量专家为老师们进行指导。学院把申报工作作为契机,着力推动中青年教师凝练自身研究方向,督促教师不断研讨思考,不断产生研究成果。

       第四、以申博为动力,规划学院科研方向,凝练学院科研特色。从去年开始,学院以申博和学科评估为建设导向,不断思考学科整合和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了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路径。经过反复论证,目前以及基本凝练出以“民族电影与国家认同”为主的电影学方向、以“民族记录影像”为主的广播电视方向、以“巴蜀文化传播”为主的网络影像传播方向。这三大方向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凝聚学院的研究力量,为学院科研朝着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奠定基础。


 aimage003.jpg

数字媒体系主任何武副教授

aimage006.jpg

网络与新媒体系谢婉若教授

aimage007.jpg

 

戏剧影视导演系陈小晓老师


               供稿、摄影:影传学院

       审核:班运翔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影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