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中国电视》执行总编李跃森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1日
  查看:386
  来源:

   2019年9月23日上午9:30,在综合实验楼606会议室,《中国电视》执行总编李跃森教授用一场题为《中国大陆地区影视剧创作现状分析》的学术讲座,与影视与传媒学院的同学们展开了精彩的学术分享。讲座由影视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副主任黄颖副教授主持,2019级戏剧与影视学方向、广播电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及部分专业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aimage002.jpg

   李跃森教授是著名文艺评论家、剧作家。现任《中国电视》执行总编、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同时还是国家文化产业基金评选专家、国家当代翻译工程评选专家、“四个一批”专家。

   首先,李跃森教授从IP入手,介绍了近年来影视剧创作市场的资本乱象和背后深层的原因。通过农村剧目对都市观众的吸引力,风趣幽默地点出了资本运作IP这一生产链的缺陷和必将破裂的原因。李教授认为,从IP回归原创,就是回归常识,回归理性,回归市场秩序。影视剧创作应该真正着眼于作品的内涵、情怀和质感,提供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现实观照和人文关怀。这些话引发了研究生们对影视剧创作前景的深入思考。

 aimage004.jpg

   李跃森教授不时与学生们分享当下的影视剧创作现象,讲座的氛围人文气息浓厚又发人深思。在分析“互联网之变”对影视剧创作的影响时,李教授提出了三点认识:“产业链之变”、“思维之变”和“格局之变”。李教授介绍道,目前电视收视率的下滑趋势呈现出普遍性,网络视频用户的规模庞大,活跃人数众多。由此,李老师向同学们抛出思考:互联网带来了什么变化?

   接下来,李教授在谈论到“思维之变”时,谈到互联网的本质是矛盾性的:碎片化解构理性,平面化取消深度,游戏化消解价值。在谈到“格局之变”时,李教授提出深刻的认知: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竞争,其实质是传统媒体的强化凝聚力与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之间的冲突,而“全媒体剧”就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讲到“现实主义创作方向”时,李教授认为,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一种价值立场,现实主义不等于现实主义题材,在创作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时,应该注意“辨识度、话题度、代入感”这三大维度的创作思路。同时,李教授鼓励在座同学要勇于冲破现实困境,重拾创作激情,点亮影视剧创作未来的天空。

   在讲座临近尾声时,我院老师和现场同学和李跃森教授进行了亲切友好的提问环节。李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网络剧改编等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aimage006.jpg

   李教授的讲座不仅仅引发了同学们很多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他给予在座同学以继续创作前进的信心。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影视剧创作现象,我们同学必须磨炼自身,以良好的品质支撑创作之路,发展之路。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摄影:乔一蝶

审核:班运翔 蒋汶倩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影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