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20日,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教师孙丽芳受四川师范大学北京校友会邀请举办了“魔童闹海与数字艺术教育”线上主题讲座。会议旨在分享知识与经验、传播文化价值、弘扬母校精神、增强校友凝聚力、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助理母校发展、回馈母校。
会议由四川师大北京校友会、四川师大海南校友会、四川师大山西校友会、四川师大河南校友会、四川师大贵州校友会、四川师大珠海校友会、四川师大影视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由四川师大北京校友会、北京字节豆包文化传媒公司承办。北京校友会会长蒲元彬担任会议总策划、北京校友会副秘书长曾宛婷主持,青城山酒业赞助。
会议现场,北京校友会蒲元彬会长发言和曾宛婷副秘书长主持
会议开始,北京校友会会长蒲元彬、北京校友会副会长郭彦、海南校友会副会长王小红(海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校友会会长伍聪(大同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河南校友会会长赵炳清(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校友会会长舒妍(泰康人寿贵州分公司HWP企业家)、珠海校友会会长樊英分别代表各地校友会致词。大家对母校的发展表达了祝福,也对《哪吒2》对数字艺术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启示等各方面各抒己见,为学术探讨、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影视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孙丽芳老师在会上做了主题讲座。孙老师分别从《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呈现的东方哲理、数字艺术及动画艺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学院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享。讲座中,孙老师探讨了当代人才培养中应具有的使命与担当、格局与立场,尤其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孙老师提出文艺创作要在深耕本土文化、打造差异性的同时,充分利用传统手段、动捕技术与AIGC服务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她最后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院校企联合基础上的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展示了学院的累累硕果。
孙丽芳老师主题讲座
讲座结束后,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罗青教授、王小红教授,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导演罗楚皓,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处处长吴锡俊,影传学院副院长肖卫东教授分别做了点评。
罗青教授指出,《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了两个重要的 “媒介事件”,成为兼具中国传统与新时代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的破局力量,是新时代的典范。王小红教授从全球化视角剖析数字艺术教育生态建设,提出 “三链融合” 战略。她建议建立跨校际、跨区域的 “数字艺术人才孵化联盟”,共同推动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罗楚皓导演指出 “AI 不是取代人类的工具,而是放大创作者思维边界的杠杆”,他强调创作者人文素养与情感洞察在数字艺术创作中的关键作用。吴锡俊处长强调技术要与文化内核相结合,指出技术变革影响深远,中国正努力突破技术封锁,向世界展示文化力与技术力,在人工智能颠覆传统知识体系视域下,教育需适应变革、美学和方法论并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出海将是创造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好机会。肖卫东教授表示,《哪吒2》中各大高校参与制作,凸显了人才培养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文化与新兴技术结合的优势,更证明了数字艺术教育领域多元化、开放性高等教育模式在现代人才培养中的正确性。
四川师大影视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谢建华教授在会议最后做了总结。他表示,《哪吒2》凭借其震撼的技术力、独特的东方美学、突破性的艺术创新和超强的产业爆发力刷新了电影史多项记录,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标志现象;传统文化和现代叙事的融合、技术和东方美学的核心呈现体现了“文化双创”及本土IP的市场潜力;在人工智能语境下,四川师大影传学院的人才培养注重艺术和技术的融合,加强产研教融合,以充分应对数字时代与技术革命语境下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挑战,引领数字艺术人才教育。
谢建华教授总结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数字艺术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实践探索搭建了高水平平台,对推动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探索校友会创新发展提供了诸多参考,充分展示了校友会在凝聚校友力量、促进学术交流、推动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供稿:影视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
一审:王苗苗
二审:肖卫东
终审:余 剑
编辑:影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