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举办“全媒体传播格局下有声语言视听创作的新特征”交流会
时间:2024-12-18 14:39:24    编辑:影视与传媒学院
    查看:98

202412179:00,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举办“融合思维·多元路径·创新发展”全媒体传播格局下有声语言视听创作的新特征交流会,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交流会由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王博副教授主持。本次活动也是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立1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之一。



交流会邀请到了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优秀校友分享业界创作实践,四川传媒学院有声语言艺术学院专任教师、原厦门卫视节目主持人、我院2018届毕业生赵羚淞,四川传媒学院有声语言学院专任教师、原四川广播电视台《行走的书院》记者、我院2019届毕业生王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消费主张》记者、我院2022届毕业生梁晨雨,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之声主持人、我院2023届毕业生叶昊韵。

本次活动关注媒介发展前沿,拓展播音主持研究领域,以有声语言视听艺术为载体,探索播音主持的多元化发展之路。活动开始,系主任王博副教授结合全媒体传播格局下有声语言视听创作的机遇与挑战和大家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全媒体背景下媒介生态、传播方式发生了变革,播音主持要拓展表达边界,注重内容的有效化、高效化传播。

赵羚淞老师提到有声语言创作要做“碎片化”切片,有助于传统节目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他建议大家在学习和竞赛中要培养选题思维,采用“大选题、小切口”。王宁老师提到了创作的重要性,进入教学领域,也要保持创作,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之外也要保持阅读和创作,应该抛弃“阅读中心”主义,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梁晨雨老师结合这一年的实践创作,为大家提供了视频创作的思路,短视频系列拍摄的选题与角度,节目既要有内容,又要有人群。叶昊韵老师分享了工作一年来的成长与蜕变,他提到全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要“会编、会播”,工作初期最头疼的就是“写稿”,他建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要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新闻和写作能力。


活动最后,王博副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回顾了四川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成长与转型,专业建设10年来,在学院的培植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进取的精神,迎接全媒体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共同绘制有声语言视听艺术发展的新蓝图。


 

摄影:周擎宇

供稿:孙媛媛、周擎宇

初审:王  

二审:肖卫东

终审: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