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影视与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师生 参加中国有声阅读论坛
时间:2024-06-11 14:44:00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查看:160

6月2号上午9:00,影视与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杨小锋教授和2023级硕士生丁家威、冯庆宇、胡阳、李寒淇、张馨元、郑让和、朱琨一行受邀前往四川传媒学院参加中国有声阅读论坛。其中,杨小锋教授担任中国有声阅读论坛分论坛五评议人,其余7位同学在各分论坛发言。

image.png

图为杨小锋教授与学生们合影

论坛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与四川传媒学院联合主办,主题为:深化 升华——有声阅读的广阔发展空间。在简短的开幕式后,上午9点50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高贵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责任教授巩晓亮,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学科带头人、应用教学部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高校工作部秘书长刘兴宇教授等六位专家作了大会主题发言,这些发言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有声阅读问题展开讨论,给大家带来了学界最前沿的思考。

下午1:30分,分论坛正式开始。杨小锋教授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付程教授一起担任分论坛五“川传声论坛”评议人,与四川传媒学院17位教师共话有声阅读前沿话题。2023级7位研究生同学在分论坛三、四依次发言。朱琨题目为《睡前听书:智媒时代“复魅”的私域声音景观》的论文,将有声阅读与景观相结合,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了有声阅读未来的创新之路;胡阳的论文《有声阅读创作者对“空间塑造”的反作用研究》,以创作者视角切入,将有声读物换作空间,就创作者对“空间塑造”的反作用向专家学者请教;李寒淇的论文《AI赋能有声书:智能化趋势、应用挑战与未来生态构建》对AI技术对有声阅读的影响作了充分、深入的探讨;张馨元的论文《新媒体背景下有声读物中的语言情感传递与个性化表达探析》认为,语言作为有声阅读的信息传播介质,在新媒体冲击下,正在不断变化发展;冯庆宇的论文题目为《演进 融合 聚焦:播音主持专业实践中有声书的创作新变》,他将有声阅读与播音主持实践相结合,为本专业未来实践方向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丁家威题目为《视觉退场 听觉回归:基于7w模式下的有声阅读规范化与标准建设研究》的论文,在5w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实际与创新,提出了7w,更加贴合有声阅读发展趋势;郑让和题目为《资本促动与技术赋能:场域理论视角下有声阅读的创新发展研究》的论文,聚焦资本与技术,从场域的理论视角去拓宽有声阅读的研究路径,细化了有声阅读研究因素。

image.png

图为杨小锋教授点评会议论文

 

 image.png

图为朱琨同学发言

image.png

图为胡阳同学发言

image.png

图为李寒淇同学发言

image.png

图为张馨元同学发言

 

image.png

图为冯庆宇同学发言

image.png

图为丁家威同学发言

image.png

图为郑让和同学发言

此次参加论坛,同学们收获颇丰。郑让和同学认为,他在本次论坛中学习到了许多专家同行对时下有声阅读发展的宝贵见解,在交流和学习中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希望今后在不断的尝试中提升自己。张馨元同学认为,参加这次论坛,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确实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与技能。她说,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在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并且是从小切口去切入问题,同时也要有一个论文的逻辑框架和逻辑链条,深入去研究具体的问题,不能只浮于表面。她还说,只有多阅读,多思考,才会有更大的提升。

image.png

图为论坛参会人员大合影

从分享论文的学生人数上看,参加此次活动的研究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自招生以来在校外学术活动中发言人数最多的。在见证了2023年在影视与传媒学院召开的第七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的盛况后,20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研究生参与高层次学术交流的热情高涨,同学们已在为参加下一次学术会议做着准备。

据悉,在6月1日举行的中广联有声阅读委员会高校工作部换届选举中,杨小锋教授当选为副理事长。

 

撰文:胡阳

图:胡阳

初审:胡阳

二审:杨小锋

终审:谢建华


编辑:影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