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乡村寻踪,有“盐”才有味 ——师大学子探寻梓桐庙村的盐场足迹
时间:2021-07-26 14:14:27    编辑:影视与传媒学院
    查看:374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谈到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是什么?答案是盐。2021年7月23日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的同学们采访了三位梓桐庙村的老人,向他们了解到历史中的中国“盐”味。

图片7.jpg    

实践团队与范华芳老人合影留恋

       2021年7月23日清晨6时40分左右,田野考察组和新闻组的同学们在负责人周紫雪的带领下一起走进何长胜老人的家中。据何长胜老人所说,他的父亲曾经是梓桐庙村盐场的工人,他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了这里曾经的盐场模样。

图片8.jpg

何长胜老人向我们描绘盐场“打卤”工具

       接着,我们又采访了蒲班超老人。蒲老大爷曾经是盐场的临时工,他向我们描述,这个盐场于1938年建立,最著名的便是“井盐”,那时大约有七八口盐井;1953年当地私人盐场收归为国营,此时规模扩大,盐场拥有十几口盐井,国营工人有四五十个,工资大概为18元一个月;1970年时把工人解散。从这些简单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窥见上个世纪梓桐庙村经济发展的历程。

图片9.jpg

蒲班超老人讲述盐场的故事

       最后,我们走进了范华芳婆婆家中。婆婆的丈夫和孩子曾经外出打工。婆婆回忆:“丈夫曾经是盐场的临时工,后来由于家庭困难,丈夫不得不外出务工,辗转多个地方包括北京、湖南、广州等地。”

图片10.jpg

范华芳老人讲述自己丈夫做工人的故事

       走进三位老人的家中,我们不仅从平凡百姓的视角了解了上个世纪梓桐庙村盐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更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伟大情怀和历史功绩。

供稿:胡沐坤

摄影:马国政 赵慧桢

审核:肖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