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媒介融合,艺术破格 ——记刘俊老师《融媒时代传媒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的三个趋势》线上讲座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2年1月1日
  查看:913
  来源:

 2021年12月29日晚上7点整,影视与传媒学院主办的《影传·名家100讲》系列讲座第九讲《融媒时代传媒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的三个趋势》正式开讲,讲座特别邀请到中国传媒大学刘俊教授为大家分享,学术主持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张骋教授,影视与传媒学院全体师生在线听取了讲座,影视与传媒学院组织了此次讲座。


image001.png

讲座海报

 

刘俊教授首先介绍了数字时代带来了两种世界、两种生命、两种生存、两种身体的全龄化。通过论述疫情期间人们生活的变化来呈现数字技术发展对当代人的重要影响。

随后他创新性的提出了传媒艺术的概念,认为人类艺术=传统艺术+传媒艺术,而传媒艺术涵盖了摄影、电影、广播电视、数字新媒体艺术等形式。他指出传媒艺术未来的发展不会仅仅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通讯工程,并解释说:“将影视艺术拓展为传媒艺术是因为在媒介融合时代,我们需要更加包容的命名方式。”

最后刘俊教授讲到了融媒时代传媒艺术的创作、传播与接受,其中创作最典型的是短视频的逻辑重组。而传播则是以渗透式的推送扩散,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以及人注意力冗余到信息供给冗余的变化。在接受方面,刘俊教授提到了新与旧的文化碰撞,以及传统文化在融媒时代的复兴。结尾处刘俊教授对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做了展望。

 image003.png

image005.png

腾讯视频讲座截图

本次“影传·名家100讲”系列讲座拓宽了同学们的研究视野,为学科建设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新角度,让同学们能够了解各领域多层次的发展前沿。这些讲座与同学们的专业知识紧密相关,但是却不单一。观摩聆听名师讲座,名师神采飞扬,听者亦有心得。

 

主讲专家刘俊教授简介: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平台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首批“青年拔尖人才”,传媒艺术学博士。刘俊教授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材料》转摘、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项目、教育部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成果获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著作一等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会奖”论文类一等奖等各级奖项;出版教材、专著、编著7部。曾入选中国人文社科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影响力学者榜(信息管理与传播交叉学科)”。担任央视及省级卫视多档综艺、社会类节目评论员、观察员。                 

                                                

供稿、摄影:张文佳

审核:肖卫东 蒋汶倩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影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