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技术变革中的媒介哲学与媒介艺术 —— 记影视与传媒学院“道∙影”开放艺术沙龙第八期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3日
  查看:415
  来源:

     2019年12月20日下午2:00,影视与传媒学院“道影•影传”开放艺术沙龙第八期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校友之家”顺利举行。本次艺术沙龙邀请到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现代传播》责任编辑刘俊,以“技术变革中的媒介哲学与媒介艺术”为主题,以读书分享座谈会的形式,和影视与传媒学院师生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对谈。出席并参与此次艺术沙龙的嘉宾有: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朝谦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佑松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泉副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播学院米斯茹副教授以及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播学院教师黎明博士,穆童博士和徐丛丛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教师张骋副教授主持了此次艺术沙龙活动。

aimage002.jpg

 


     首先,刘俊老师以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的比较分析为切入点,大致梳理了传媒艺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指出“科技性,媒介性,大众参与性”是当前传媒艺术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阐释了媒介融合时代艺术边界的模糊性,从而由此引发出对传媒艺术研究者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及研究视野上拓宽之必要性的思考。

     刘俊老师认为:不必拘泥于对传统艺术固有的单一性视角的研究,而应从当代传媒艺术的整体把握出发,以一个更广泛更开阔的视野,进行综合研究。 

aimage004.jpg

 


     刘俊老师还指出:以摄影术的诞生为传媒艺术的起点,由此“科技性”成为传媒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甚至可以称为其“灵魂属性”;但尊崇科技并不代表“唯科技主义”,对传媒艺术“科技性”特征概念的厘定,应当成为我们划分、归类传媒艺术,区分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的重要指标或依据,而不应成为传媒艺术发展之牢笼或枷锁;换言之,科技应当有助于或推动艺术的发展,而不是决定艺术发展,而艺术也不该沦为科技的附庸,完全依附于技术而丧失了艺术之本质。随后,刘俊老师还强调:二“传”艺术(传媒艺术,传统艺术)都是艺术,不能对二者进行本体的割裂。由此,媒介融合时代,我们做这样尝试性的研究和探讨,对人类艺术分类,人类艺术未来以及人类艺术的发展有着颇为重要且必要的意义。

 aimage006.jpg

      接着,刘朝谦教授以从文学发展的角度,以文学介质的变化和文本传播媒介的发展为例,揭示了技术在媒介中所蕴藏的哲学气质,提出了“居间”(居于什么之间)的概念,对媒介居于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从文学到哲学层面的深刻探讨。

      陈佑松教授从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为角度出发,以电影艺术的电影语言发展及媒介属性变化为例,探讨了媒介从“工具”到“艺术”的发展之路,并认为“传媒”和“艺术”是传媒艺术的一体两面,而技术性和艺术性也一直随着电影艺术的诞生和发展相伴相生,不可分割,与刘俊老师之观点不谋而合。

      李泉副教授作为研究武侠小说的专家,以武侠小说的传播为例,解读分析了艺术让位于技术的诸多案例,提及了人工智能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呼吁警惕技术主义,倡导深切的人文关怀,并呼吁人类需要走向全面的解放。

      米斯茹副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如:新媒体艺术的研究范式该如何设定?新的媒介艺术呼唤新的媒介范式,那么这种范式该由何种艺术来担当等。她还以“拉奥孔”为例,提出了对“美感”,“快感”,“无感”以及“感官霸权”的独特见解,并表示了对媒介技术洪流中人文失落的隐忧。

      黎明博士认为:在技术变革成为不可抗拒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从哲学和艺术中寻找根基,是人文学者们“诗意的反抗”。 “人本主义”的立场是我们得以成为完满的人的最温柔的倔强,也是我们坚持“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黎明博士表示:“从人工智能到人类智能,我们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穆童博士从艺术融合背景下的“主体的建构论”出发,认为“主体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主体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过程,而不是与生俱来的产物”,由此发出了关于新媒体和人的关系的一系列追问。她认为:主体建构论框架下,追问的不该是“人的主体性在技术的冲击下是不是被建构”;而应该是“人的身份的同一性和主体性在现实和虚拟中是如何被建构以及怎样被建构的?”

       徐丛丛博士从实验电影和媒介的关系角度出发,从电影媒介的介质发展谈到了先锋电影影像创作的本体性,探讨了新媒体艺术对实验电影的影响等相关问题。

 aimage008.jpg

      沙龙尾声,影视与传媒学院的同学还就相关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与对话,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迸发出思维智慧的火花。最后,刘俊老师就大家的话题焦点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新媒体是科学与艺术的共生,应成为最能融科技与人文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与品类,也应将深刻地参与到构建和影响人类艺术的格局和走向之中,最终成为人类得以成为发展更完整的、全面的、理想的、自由的人的最强动力,最终得以实现更完整的人格塑造。

                                              供稿/摄影:刘扬 

审   核:陈佑松 蒋汶倩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影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