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华东师范大学刘秀梅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9年4月29日
  查看:784
  来源:


人工智能时代,主持人会被AI主持人替代吗?2019年4月24日19:00,在综合实验楼606会议室,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刘秀梅教授用一场题为《魅力·活力·灵动:数魅空间主持传播的颠覆与拓展》的学术讲座对此进行了讨论。讲座由影视与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杨小锋教授主持,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2016、2017和2018级研究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aimage002.jpg

刘秀梅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以及博士授予点”学术委员会与学位委员会成员,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科学传播教育硕士”和“广播电视专业硕士”授予点创始人以及广播电视艺术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编创中心主任、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室主任。

刘秀梅教授的讲座充满了新技术的魅力。她主要探讨了3个问题:虚拟+AR演绎:主持传播创享格式塔的魅力,虚实+实时交互:主持传播创设激情空间活力,5G+AI主持人:主持传播创新扩散的灵动感。刘教授通过丰富的视频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新技术对主持传播的深刻影响,引发了研究生们对技术与主持传播关系的深入思考。

aimage004.jpg

刘教授不时与学生们互动,讲座的氛围轻松有趣又发人深思。在分析“虚拟+AR演绎:主持传播创享格式塔的魅力”时,刘老师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理论,首先讲述了电视节目中运用全息和AR增强现实酷炫动效问题。随后的探讨中以央视《防务新观察》等中外军事节目科技感十足的AR运用场景案例,江苏卫视《新闻眼》节目中主持人在3D技术支持下的虚拟表演,俄罗斯新闻报道中主持人被迎面而来的飞机爆炸产生的火花惊吓时的虚拟表演等生动案例进行分析,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新技术带来的视觉震撼。

刘教授在讲到“虚实+实时交互:主持传播创设激情空间活力”时,首先引出了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的理论,接着从“全息投影技术:全方位立体感受古文物的魅力”和“3D虚拟宝剑活化立体:极具观感”2个方面进行了拓展,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探究技术影响主持传播的热情。

在讲到“5G+AI主持人:主持传播创新扩散的灵动感”时,刘教授首先介绍了作为新角色的5G技术,一段经济学家郎咸平介绍5G的视频,让大家对于5G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接着,刘教授详细讲述了虚拟主持人的发展历程,引出当前引发主持学界和业界为之焦虑的AI人工智能虚拟主持人的闪亮登场。无论是上海卫视《看东方》的主持人“小冰”的出色表现,还是撒贝宁与人工智能主持人“小小撒”俏皮的互动,或是芒果TV《我是未来》中虚拟主持人和机器人的“争风吃醋”,都让人充分领略到了AI技术对当下主持界的强烈冲击。

刘秀梅教授的讲座,不是通过贩卖AI主持人带来的焦虑。她认为,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主持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对数字影视后期、3D影视动画设计与开发、虚拟表演与主持技能的培养。同时,刘教授对真人主持人的作用进行了充分肯定:应该继续发挥主持人创新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组织串联的能力、策划设计能力、人际互动能力、随机应变能力、驾驭控制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自我突破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勇敢向主持人才缺口较大的领域进军。

讲座结束时,杨小锋教授总结了本次讲座。他说,刘老师的讲座理论与实践结合,既有学术研究方法的传授,也有主持传播最新动向的传播,还有主持人走向的最新信息的传递。刘老师还引领我们去思考5G时代我们该怎样做主持人,我们该怎样去思考和主持人相关的问题。他说,刘老师今天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加强研究的问题,同学们要多用心思去研究播音主持的最新现象。刘老师的讲座不仅仅引发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她给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实践工作与教育工作的人们以信心。面对日益强大的AI主持人,我们可能有些焦虑,有些悲伤,但是人类毕竟还有自身的优势,我们应该把人类主持可以具备的优势继续发扬光大。

 

 

供稿、摄影:王芳

审核:班运翔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影视与传媒学院